top of page
搜尋

渣打高級經濟師劉健恆

  • ctfm214
  • 2022年6月17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專家:加息打擊經濟 禍及民生他說,「今非昔比,香港股市在過去一年備受監管風險所困擾,資金對港元資產需求下降,故今次美國加息引發的資金流走速度可能相對較快。」余偉文指出,連同前兩次加息,聯儲局累計已加息1.5厘;在聯繫匯率制度下,當港美息差擴闊至相當程度,自然出現足夠誘因引發市場人士進行套息交易,驅使資金逐漸從港元流向美元,故港匯偏弱是正常現象。美國5月份通脹升至8.6%,是40年來新高,壓低通脹成為聯儲局當前的首務。而越秀地產旗下同區越秀冷藏倉庫及鄰近用地,獲批准興建4幢23層至27層高分層住宅,設2層基座平台及1層地庫,住宅樓面約65.8萬方呎。儘管資料顯示,個別地產股如太古地產及冠君產業信託的平均債務到期年期較短,但穆迪預料,就算加息半厘至1厘,仍不至於觸發該行調低其評級。林達民預料今次美國加息對香港樓市實際影響不大,亦看好日後香港對外正常通關後能進一步刺激經濟,對長遠樓市前景仍然樂觀。投資客減價沽淘大套現曹德明認為,美國再度加息而且幅度強勁,加上銀行半年結在即,如早前所料,月底前一個月HIBOR有機會上試0.8厘,第三季前更有機會挑戰1.8厘附近水平,即H按息將觸及封頂位的2.5厘。

王美鳳預料,是次美國加息後,一個月HIBOR將升至0.8厘附近水平,市場按息短期內邁向2厘水平。惟他仍提醒市民小心管理風險,在加息環境下資產價格可能會受到影響。香港的通脹目前仍較溫和,全年估計約2%至2.1%。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,銀行會因應本身的資金成本結構及其他有關的考慮,決定調整息率的時機及幅度。有淘大花園投資者睇淡後市,於美聯儲加息前偷步減磅套現。加息通常會抑制經濟需求,原因是加息會增加個人及企業的借貸成本,導致消費及投資活動減少。余偉文又稱,雖然美國將接連加息,但香港貨幣金融市場繼續保持穩定,外匯市場暢順有序,市場流動性充裕。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提到,以往的點陣圖顯示,今年及明年的加息幅度的分布較為平均,但從今次的點陣圖可見,美聯儲現時傾向「前置式」加息,意味着將最急速的加息次數安排於未來數月進行,而明年的加息速度或將放緩,料美聯儲7月及9月份最少加息0.5厘,不排除加0.75厘。落成量走勢則與動工量相反。屋宇署資料顯示,4月份共有4個項目約1,896個私宅單位落成,按月大升1.46倍,而累計首4個月合共17個項目、涉及9,979伙私宅落成,較去年同期的4,112伙按年急增1.43倍,是自2002年以來21年同期最多。

雖然美股在議息結果公布後大升,但市場關注聯儲局激進加息將加劇美國經濟衰退風險,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亦承認,想要在遏抑通脹的同時確保經濟「軟着陸」,已經愈來愈困難。而參考點陣圖,市場預期聯儲局會多次加息應對通脹壓力。於美國加息後,本港銀行維持最優惠利率不變,他指,銀行會因應自身的資金成本結構以及其他考慮,來決定調整息率的時機及幅度。聯儲局大手加息,加劇市場對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憂慮,拖累美股三大指數昨日開市後急挫,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下跌逾800點,失守三萬點大關。政府銳意發展「北部都會區」下,區內陸續浮現新供應。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認為,美國大幅加息加上銀行半年結在即,預料HIBOR本月底前有機會上試0.8厘,第三季前更有機會挑戰1.8厘附近水平,即H按將觸及封頂位。美國大幅上調息率,香港銀行未有即時跟隨,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暫對香港樓價沒有大影響,但倘若美國加息步伐提速,香港最優惠利率就有上調壓力,個別代理亦下調今年樓價升幅預測。◆ 永泰地產去年6月底以26.168億元投得古洞住宅地。原業主為投資者,因要減貨套現,買家在前晚睇樓後即還價簽成,由原叫價630萬元減至608萬,於美聯儲宣布加息前售出,減幅3.5%,呎價15,966元。
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黄金褶皱里的血亲

### 故事梗概 - **黄金面具的诅咒**:考古学家团队在私人庄园研究古埃及文物时,发现象征诅咒的黄金面具离奇消失。当众人寻找时,助理研究员陈墨被发现以古埃及祭祀仪式姿态惨死于密室。 - **三重时空之谜**:刑侦专家司徒瑾发现案件暗藏三个时间诡计:尸体移动轨迹暴露的死亡...

 
 
 
探險家「陸震岳」

人物設定:探險家「陸震岳」 核心特質 年約48歲的陸震岳是國際自然保護組織「蒼穹之眼」的首席探險顧問。他將探險視為「與世界對話的方式」——穿越亞馬遜毒蛛密林時追蹤非法伐木集團,在喜馬拉雅冰川融化區搶救瀕危物種標本,西非戰亂地帶掩護被追殺的環境記者撤離。 正義感...

 
 
 
李兆基的善行傳奇:從財富巨擘到隱世仁者

在香港的財富神話中,李兆基常被冠以「四叔」「地產大亨」等稱號,但鮮少人知這位叱吒商界的巨擘,實為香港隱形慈善界的「影子舵手」。他一生累計捐贈逾200億港元,卻堅持「行善不留名」的原則,將儒家「為善不欲人知」的傳統智慧,化為一場跨越半世紀的靜默公益革命。從基層醫療到教育平權,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  • LinkedIn

©2022

bottom of page